技术为基、思政为魂 郑州市中职自动化类教研组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新范式
  • 发布人:现代制造系
  • 时间:2025-04-25
  • 点击:0
  • 来源:

教评中心教研员袁世军解读说课要求及规则

 说课教师现场抽签

 说课教师风采

 评委组进行评课

为响应《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办公室关于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课堂教学设计”主题教研活动的通知》,2025年4月 24日,郑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自动化类中心教研组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开展了以“厚植思政根基、筑牢报国匠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说课展示、课程研讨、现场评课的形式展开,探索了如何在专业课堂上更有效地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课程思政育人。

本次教研活动前期,各校教师踊跃参与,共提交教学设计方案等作品9份。经初选,来自中心组成员学校的6位优秀教师进入说课展示环节。活动特别邀请了8个成员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专业评委组,以确保评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在展示环节,6位说课教师立足自动化专业特色,紧扣思政主题,充分运用"教学目标双线设计""教学案例情境重构"等创新策略,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涵。教师们或将专业课程与"中国智造"国家战略相结合,或在"工业机器人编程"课程中融入"大国工匠"精神培育,或在"传感器技术应用"教学中渗透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通过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科技报国的情怀。

说课展示结束后,评委组与全体参赛教师进行了深度研讨交流。评委们一致认为,本次说课活动充分展现了郑州市中职自动化类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要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化学反应';教师们要进一步细化"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体系,注重思政元素与行业标准的动态衔接,注重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创新应用,通过虚拟仿真、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使抽象的思政元素可视化、具象化,并将《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融入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强调要"深化'三教'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在此背景下,郑州市中职自动化类中心教研组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精心策划了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探索如何将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职业操守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自动化类专业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数字工匠"提供教学范式。

本次教研活动为郑州市中职自动化类专业教师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进一步明晰了"技术为基、思政为魂"的教学设计方向。活动不仅展示了各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创新成果,更通过专家引领和同行互鉴,促进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整体提升。郑州市中职自动化类中心教研组组长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下一阶段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持续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锻炼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自动化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而不懈努力。